取消
加载中...
携号转网很美好?中移动三大套路能让用户转网凉凉
DorAemon 2019-05-15 09:35

641.jpeg

来源:鞭牛士 作者:刘畅


今年以来,“携号转网”成了人们口中的热门词汇。


从去年12月1日宣布携号转网新流程,到3月份总理宣布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实行携号转网,这一进程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对电信运营商们来说,携号转网的全面开放也意味着一场盛大的用户争夺战与保卫战。这也导致了自政策公布以来,关于运营商“赠流量送优惠实为续约”,用户“不知情签约xx年不能转网”的消息层出不穷。


然而事实上,用流量、套餐留人已经是最后一步了。


5月初,中国移动推出查网龄送流量活动,用户只需发送短信“2019”到10086即可获赠3个月的免费流量,根据网龄不同可获赠1/3/5/10GB不等的流量。


看起来很美的回馈老用户活动却惹出了争议。不少网友质疑,中国移动这一活动意在限制老用户携号转网。


有微博用户贴出截图称,参与查网龄送流量活动后,由于权益类业务有效期要到2036年底而无法完成携号转网。


图片
图片


对此,中国移动客服表示,此次查网龄送流量活动没有任何限制,只是连续三个月赠送流量。而网上流传的相关截图其实是之前的消息,并不是这次活动的。


不过,移动的回应仅仅是澄清了本次送流量活动,并没有解释2036年的“权益类”业务到底是什么。


此前,工信部对携号转网提出规范要求: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


对于资费套餐,工信部也进行了规范要求:规范套餐设置,完善资费公示制度,“清单式”公示所有在售资费方案,明示套餐规则,探索推出“业务单价+使用折扣”的收费模式。


而“权益类”显然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套餐解释,也让许多用户走上了漫漫投诉之路。


图片
图片


实际上,存在这种协议时用户不仅是携号转网,甚至连销号也销不了——销号也必须在业务合约到期的情况下。


虽然移动方面进行了辟谣回应,事件却也引来了人们进一步的关注。


在办理业务时更多人开始关注期限和对转网的影响,随之发现了更多“骚操作”。


继查网龄送流量之后,中国移动又在推出了倍享包套餐,选择该套餐的用户在套餐期内每月免费获赠翻倍流量,而在业务规则中规定,选择该套餐的用户将连续12个月不能离网,因此一年内是无法携号转网的。


图片
图片


类似的,中国移动的老用户赠送免费宽带活动,由于赠送期限也长达一年或两年,也成了携号转网大势下留住用户的一种手段,同时还能拓展移动相较于联通和电信较为弱势的宽带业务,可谓一举两得。


图片


这类策略重在一个“拖”字,在死线到来之前尽可能多地把用户合约拖久一点,并且尽量不被用户发现。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类似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在申请转网的过程中,一些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莫名多出了所谓的“优惠套餐”,如合约期为2年的免费彩信包、合约期为1年的免费2G全国流量等;还有一些满足转网条件的用户,被运营商告知“携号转网”存在诸多技术风险,比如无法正常接收微信、手机银行、淘宝等第三方验证码的问题,最后无奈放弃转网。


报道还称,有用户发现,自己在转网后被莫名“降了级”,难以享受部分通话业务和优惠活动。


而在运营商对携号转网的拦截套路中,套餐续命只是最后一步而已。还有更多其他的细节操作,影响着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


套路一:业务介绍“学问”深


作为试点五省之一,湖北移动的携号转网页面头部如下。


图片


巨大的“携号入网啦~欢迎加入中国移动!”字样,并且详细介绍了携号入网的流程,不知情的用户甚至可能产生“携号转网=携号入网”的错觉。


对于携号出网,则在下方以小字提出了条件:


根据工信部携号转网规定,如客户有签约优惠或未实名等,则不属于携出范围。目前我公司4G网络提供更高速更优质的上网环境,更多4G资费及终端供您选择。您可以考虑继续体验移动业务。


* 具体办理规则及办理进度可详询10086;


图片


而在页面下方的业务Q&A中,对携号转网的流程介绍,尽管问题中包括转进、转出,回答中却仅提供了转入的流程解答。


图片


放大转入,淡化转出,转入流程写得详尽,转出则只说哪些用户不能转出,请自行咨询客服。或许会有一部分用户看不到转出的部分,一部分则或许又在繁琐的转出程序面前选择了放弃。


套路二:“低保”套餐不存在


工信部规定,除双方合同另有约定外,严禁限制老用户选择新套餐,严禁限制用户转低资费套餐,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套餐变更服务。


然而,通信运营商太会“杀熟”了,在信息不对称之下,老用户常常会接到来自运营商的一些优惠力度较低的流量套餐推销,而新用户却能直接享受一些不限流量套餐。


这也是人们现在换号多于换网的原因之一,在终端绑定大于号码绑定的时代,自带特权和高优惠的新卡种源源不断地出现,而办理一张“王卡”的时间成本远低于办理换网。


不仅如此,一些用户会在开通新卡时为老卡选择资费最低的套餐,这样可以保留老号码——这种“低保”套餐也成了准备转网的用户在转网前的最佳选择。


而移动在去年8月下架了此前的“低保”套餐:8元飞享套餐。该套餐包含国内30分钟通话及来电显示,不含流量,但是会赠送12个月的每月30MB省内流量,通话时长也会赠送12个月的每月20分钟。


图片


删除后,即便是最低消费的套餐也需要18元。


尽管在9月底,移动联合小米推出了米粉卡,一档月租为5元、另一档月租为8元,但如果要办新卡新号,携号转网又有什么意义?


而近日,鞭牛士在查询中国移动官网时,发现18元的资费套餐也已删除,目前,中国移动不存在资费套餐,4G套餐必须包含至少20元/300M的流量费用,也就是说,根据官网,目前移动用户能够办理的资费最低套餐为38元。


图片


诸如此类改动之下,更高的资费成本,也成为了等待携号转网开放的用户要考虑的因素。


套路三:营业厅不办业务


2018年2月,湖北移动公司武汉分公司在长江网轮值时接到网民投诉。据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近期收到大量类似投诉,不少市民称以前可在自己所在城区办理携号转出,但移动将能办理此业务的营业厅进行了缩减。


经调查发现,位于武昌区水果湖街和友谊大道、蔡甸区蔡甸大街、新洲区阳逻街和邾城街、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和关山街、江夏区中央大街、江岸区合作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大道、黄陂区双凤大街等地的十余家移动营业厅先后取消办理携号转出业务,能办理携号转出业务的营业厅仅剩3家。


对此,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回应称:


早在2014年9月湖北省开始试点携转业务时,省通信管理局曾明确要求“自办营业厅必须开辟携转业务窗口,鼓励有条件的合作营业厅办理携转业务,代办营业厅不做要求。”但这几年,许多自办营业厅被转包,携转营业厅数量随之减少。


省通信管理局召集省、市两级三家运营商开专题会,专门针对携转营业厅减少的问题作了新规定:有条件的营业厅必须办理携转业务。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约谈湖北移动。


此后,湖北移动公司武汉分公司再次回应称,将开始增加携号转网指定营业厅数量。


携号转网道阻且长


3月5日,总理表示,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3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9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在年底之前实现所有手机用户自由携号转网。


然而,一年已经过了近半,能够携号转网的范围仍然仅在试点城市,鞭牛士致电北京与上海移动询问携号转网业务,客服均表示并未收到关于何时开展相关业务的指示。


2019年1月,中国信通研究院曾在2018年号码服务推进组年终总结大会上公布,截至2018年12月底,国内累计携转167万人次,其中2018年新增63万人次,同比增长62%。


跟当前的中国移动用户总量15.5亿相比,累计167万人次其实少到可以忽略。


信通院在2012年的研究成果《先终端,再网络?互联网公司的融合之路,一个都不能少》中曾指出,携号转网的统计数据出炉后,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携号转网的人少之又少,但是每个月在移动、联通和电信之间换号转网的依旧大有人在。


也就是说,人们对手机号码的依赖度越来越低,过去出于对换号后通信录丢失的担忧,很多人不愿意轻易换号,运营商借此号码捆绑效应,掌握了很稳定的用户群体。


但是号码捆绑只能代表过去话音时代的特征,苹果凭借iPhone,让各国运营商赔本补贴还不离不弃,说明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捆绑”更胜于“号码捆绑”,终端商篡取了运营商的主导权。


文中指出,互联网公司敢于“携用户以令终端”,大举入侵手机领域,他们凭借的就是更热门的应用,来对用户进行有效的“应用捆绑”,并极有可能最终替代运营商的“话音捆绑”和终端商的“终端捆绑”。


尽管随着网络实名制的普及,手机号码又重新拥有了话语权,携号转网的普及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但在转网前、中、后的多重困难之下,想要在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自由携转,仍面临着很大挑战。


另一方面,运营商面临的压力也显而易见,据AI财经社,一位山东联通的运维员工透露,现在的员工考核中用户维系的权重越来越高,内部已经将携号转网的用户数纳入了员工KPI的考核。


携号转网真的是运营商的洪水猛兽吗?


据李恩汉发表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制博览(中旬刊)》上的《携号转网政策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一文,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曾在1998以香港为研究对象,对“携号转网”的政策进行分析预测。分析的结果是:香港实施携号转网后,十年之内的社会总收益要远远高于付出的成本,净收益能够达到4.61亿港元。


“从短期来看,虽然携号转网增加在位运营商以及新进入企业的成本,使行业总利润降低,但携号转网会使消费者剩余明显提高,从总量上看,社会总福利性效益为正。”


推行携号转网制度,只是会把运营商因垄断地位而得到的福利一步步转化为属于消费者的福利,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


香港从1999年开始推行携号转网政策,市场充分竞争,人们的可选择权大大增加,已经累计有2000多万宗个案(意味很多人曾转网多次),直到2017年,每月仍有6万宗携号转网案例。推行携号转网的好处已经得到了许多实践验证。


此前,也有媒体撰文评论:“运营商们与其因担心携号转网带来的短期用户流失而去设置众多门槛,还不如完善维系自己的基站建设,以更好的资费套餐吸引用户”。


韩国在开放携号转网之初,政府只允许最大运营商SK的用户单向转网到其他企业。SK起初以网络故障为借口试图干扰携号转网,但市场份额仍然暴跌。


然而此后,SK调整战略,加强了无线互联网、金融、媒体、娱乐等多领域服务,此外还强化了差异化服务,针对商务人士、年轻时尚人士、女性等人群,有不同的品牌与业务策略。


在接下来的两年中,SK电讯的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再次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利润又一次快速增长,再次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当运营商以正面的姿态接受携号转网并做出调整,从升级服务角度合理竞争,用户自然不会离开你,这其实是最深的“套路”。


来源:鞭牛士 作者:刘畅

DorAemon
文章总数
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