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财经6月27日消息,近日,招行被指与14亿逾期P2P产品有关。曾经与招行合作并曾宣称是它旗下的理财平台“钱端”在近日被曝出现严重逾期后,对外宣称逾期是因招行的“资产错配”所致,将矛头指向招行。招行方面则表示,与钱端早已终止合作关系,逾期资产与招行无关。此后,二者还发生过多轮“口水仗”。
5月27日,钱端发布公告称,项目无法按期履约,具体履约时间及方案需要与合作方招商银行确认。
当日招行就对此钱端的公告进行回应,表示已经在2017年4月终止与钱端合作,现在招行和钱端无关。招行还在公告中表示,钱端私自使用招行的标识和名称,误导投资者;而且,逾期资产与招行无关。
5月28日,钱端再次发公告表示,2017年4月以后,招行仍在钱端APP上发布、销售投资产品,而且一直对钱端进行督导。在这份公告的最后面,钱端有一句话不显眼却诡异“若招商银行仍然发布不实信息,我司将进一步把相关事实公之于众”。
5月29日招行表示,以招商银行提供“信息见证”的金融资产为底层资产的钱端App投资产品,已于2018年初全部到期顺利结清,没有出现任何资金回款风险。其关联方广东网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广东优迈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金控股”)也向招商银行出具了结清说明。
5月30日,钱端再次进行回应称,2018年监管部门曾对招行检查,并于年底下发《检查意见书》,其中提到“你行(招行)实际主导了小企业E家智能投资业务的整体运作,而非仅仅提供融资见证服务。”
据时代周报报道,钱端公司律师团向投资人表示,钱不在钱端,钱的流向招商银行是知道的。逾期原因是招商银行在过程当中进行了资产错配。而据时代周报调查,钱端逾期或与钱端的实际控制人陷入资产危机,利用钱端自融填补债务债务窟窿有关。
据时代周报报道,钱端原是招行“亲生项目”,钱端屡次涉嫌自融,招行被指为避监管让钱端发布假公告等内幕。一位投资人表示,曾经招行在营业厅、ATM官网、手机银行、掌上生活APP等多个渠道都大力宣传钱端,而且招行对钱端的定位都是“招行旗下平台”。直到2019年5月20日,招行的ATM还宣传着钱端的资料。
据时代周报,钱端APP,是招行总行在2016年力推“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的推广名叫做“员企同心”,分为企业版和个人版。企业版供银行对公业务使用,个人版就是钱端APP。
此外,据时代周报,招商银行声称在2017年4月已经和钱端解约,却在一年半后的2018年10月8日才“停办互联网创新业务”,发布与钱端解约的公告。而投资人表示,不论是2017年4月解约还是2018年10月发出解约公告,钱端和招行都没有告知投资人,投资人在招行当地分行询问时,分行工作人员告诉她,分行也不知道招行总行已经跟钱端解约,没有收到任何口头或者书面的通知。
对于监管问题,钱端的代表律师透露,2018年1月30日,招行曾经让网金控股“帮忙”出一份公告,声明与招行撇清关系,如此才让招行顺利通过了监管部门的检查。但是钱端APP的钱还是流向招行的。当时招行“求帮忙”,让钱端给发“假公告”的证据,网金控股已经保存下来,必要的时候会公布出来。
据悉,目前,受钱端逾期项目影响的大约有9000户,逾期金额高达1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