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财经天下》周刊 仉泽翔 编 | 祝同
一句“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让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再上热搜。
《中科院2015年年鉴》中提到,上海药物研究所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8家组成单位之一,前身是1932年创建的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主要围绕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6个疾病领域开展新药研发,并加强现代中药的研发。
官网资料显示,目前,上海药物所有职工900余人。院士6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次、国家百千万人才12人、基金委杰青22人、优青7人。在学博、硕士研究生612人,联合培养研究生400余人,在站博士后91人。
力推中药标准化体系建设
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普遍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金银花、黄苓和连翘三味中药。中央指导小组医疗小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中成药这些中成药只能起到调节体内状态的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具有针对性。
尽管双黄连是否能够应用于新冠病毒的治疗尚需临床研究,但《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一直是上海药物研究所的重要课题。
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果德安曾向媒体介绍,早在建所之初,上海药物所创始人赵承嘏先生就确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目标,开创了用植物化学方法进行中草药系统研究的先河。
2012年,由果德安团队提交的丹参药材标准成为由中国学者制定的、第一个进入美国药典的中药标准。在此之前,由中国学者提交的积雪草、穿心莲标准因为标准制定的理念和起草的方式与美国药典差别较大,未被采纳。而印度学者制定的标准却被认可。
此后,果德安领衔的“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领衔完成的“国际化导向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荣膺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果德安团队
有网友检索到,2003年非典疫情中,上海药物所曾表示“洁尔阴”也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作用。
据称,洁尔阴洗液是由成都恩威集团公司自主开发的一种纯中药制剂,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能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其抗病毒试验还表明,洁尔阴洗液在对细胞不产生毒性的浓度下,还可以抑制多种病毒。
上海药物所左建平团队发现,1∶100浓度的洁尔阴洗液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对病毒感染细胞具有较理想的保护作用,且对细胞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因此,专家们认为,洁尔阴洗液作为一种纯天然药物,无腐蚀性和刺激性,给病人吸入后,还能起到对呼吸道的消毒作用,有利于改善呼吸状况,其独特作用给中药防控非典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成果转化1年赚8亿
除了药物研究之外,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投资布局也十分广泛。
天眼查数据显示,上海药物研究所先后对10家公司完成投资,但目前仅有上海创药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华世天富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处于存续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已注销的南京南京海陵中药制造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徐镜人,同时他也是扬子江药业的董事长兼法人代表,持股41.03%。
1月27日,中国证券网在报道中提到,疫情爆发后,连日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快速加大生产蓝芩口服液等抗病毒药物,火速支援武汉人民防控疫情的举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提出了春节不休息,加班加点生产蓝芩口服液、柴芩清宁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全力以赴保障药品供应,满足人民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需求。
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另一条科研变现之路则是与药企展开药物合作。据《劳动报》报道,2015年全年,上海药物所共有15项新药研发成果成功转让,合同总额达到8亿元,超过前5年成果转化的总额。
在上海药物所所有合作伙伴中,争议最大的是与绿谷集团合资开办的绿谷制药。
绿谷集团以售卖保健品发家,由绿谷制药的董事长吕松涛于1997年成立。2008年绿谷集团生产的三代所谓的抗癌产品,中华灵芝宝、双灵固本散和绿谷灵芝宝被央视曝光在10余年间不断变换名称虚假宣传,且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发布产品广告。
此前,上海药物所曾宣布同中国海洋大学和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并于2019年11月上市。上海药物所方面表示,该药在临床研究期间,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患者服用药物36周后,相关症状认知部分改善情况达到预期,并且未发现相关毒副作用。
耿美玉在表彰会上发言
2019年11月28日,一封署名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的举报信流出,举报三位研究者涉嫌学术造假,其中就包上海药物所学术所长、GV-971的发明人耿美玉。
饶毅表示,GV971能否治疗老年痴呆存疑,该药不应该被批准上市,应进一步验证后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