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加载中...
人走茶凉?王腾刚被辞退,母校就撤掉校友资料页面
DorAemon 2025-09-09 20:50

9月8日,小米发布内部公告: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小米集团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小米集团诚信廉洁守则》等制度规定,公司决定给予王腾辞退的处分。

此事随即引发大量关注。

对此,王腾回应称,自己没有窃取公司机密出售,没有收人钱财。有失职行为,在深刻反省中,但没有做违法行为。

9月9日,有媒体注意到,王腾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官网“校友动态”栏目上午仍保留其相关宣传资料页面,内容涉及王腾高考668分考入华科大生物信息技术专业、小米高管履历等。


但下午14时,再次查询发现该页面已被撤下,原链接无法访问。并且校方未公开说明撤页原因。

对学校声誉负责?

还是遵循现实主义逻辑?


对于学校此举,支持者认为,高校的“校友风采”栏目本意是树立积极榜样,激励在校学生。当一名校友出现职业违规、不再符合“榜样”标准时,校方将其撤下是正常管理行为,是对学校声誉的负责。


然而,但反对者则指责称,校方的做法略显仓促和功利,反映了名校与校友之间一种“有利时共享荣誉,不利时迅速切割”的现实主义逻辑。


还有网友认为,即使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曾经历诸多商业争议,其母校武汉大学也始终保留其荣誉委员等身份,并将其视为杰出校友代表。所以华科大“果断撤稿”的行为,实在是很“现实”和“薄情”。


笔者认为,目前,王腾本人强调其行为“未违法”,仅属“失职”;而其被辞退具体原因尚不明朗,如果其行为确实尚未涉及法律犯罪,仍属于职场道德和公司内部纪律范畴,母校是否仍有必要如此迅速地撤下其信息?


大学应当仅以职场成败论英雄,还是应该具备更宽广、更富人文精神的包容和反思?


华科大的此次操作,本质上是名校与明星校友之间一种“荣誉共生”关系。


校友的成就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活体广告,而名校的光环也为校友的职业生涯持续赋能。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在风平浪静时坚不可摧。然而,一旦一方,尤其是校友方出现“失范”行为,这种共生体就会变得异常脆弱。高校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保护机构声誉,进行“风险隔离”。


另一方面,此事也凸显了社会对“公众人物”和“高材生”的道德溢价现象。社会潜意识中对高学历、高职位者抱有更高的道德期待,一旦其行为出现污点,所引发的舆论反噬和惩罚后果也远超出常人。这种巨大的落差,正是“荣誉大厦顷刻坍塌”现象的心理根源。


但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不仅在于它培养了多少成功的企业高管、知名人物,更在于它承载着怎样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迅速撤下一位“问题校友”的资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风险管理。但这是否是最好的方式?并且是否有些太操之过急?


华科大或许可以有更得体的处理方式。例如,暂缓决定,等待更全面的调查结果;或者,以此作为案例,开启一场关于商业伦理、职业操守的公开讨论,将其转化为一场面向全体学生的、生动的警示教育。


纯粹的切割,保全了表面的声誉,却可能输掉了大学应有的格调与担当。 在王腾事件中,公众期待的或许不是一所急于撇清关系的机构,而是一所能够深刻反思教育本质、并引导社会理性讨论的学术殿堂。


高校应如何定义其校友价值、如何平衡荣誉与功利、如何践行“育人”之根本的讨论?你怎么看。

DorAemon
文章总数
11984